被選為守護抗日英靈的陜西白皮松“秦魂”已抵達山西中條山新家,并已“落戶”。西安白皮松www.sandcevents.com的小編了解到,此次赴晉,“秦魂”歷經10小時,跋涉300公里,最終于7月3日抵達山西中條山抗戰紀念館并莊嚴落戶在此。贈送白皮松是華商報發起的“中條山上祭陜軍 故鄉水土緬忠魂”活動重要的一環,以此表達我們對先烈的緬懷。
這棵肩負神圣使命的陜西白皮松在炎炎夏日離陜入晉,這一路并不容易,華商報為您全程揭秘。
白皮松移植對天氣要求高 專家多次考察確定方案
夏季由于氣溫、水分等因素,樹木體內新陳代謝旺盛,在冬春儲藏的養分減弱至最低,樹體重量最輕,水養分消耗量較大,生長旺盛,所以移植成活率較低。
西安植物園總園藝師馬延康說,他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和預案,近段時間多次前往中條山實地考察,并與山西的植物專家開會研討,制定出方案,確保這棵白皮松移栽成功。
最終專家們決定將7月3日定為移栽的最佳日期。據介紹,烈日或雨水對移栽是非常不利的,降雨量很大不能移栽,下雨天怕土球軟了松散,晴好強光天氣又怕樹木受高溫暴曬失水。專家看了近期的天氣預報,3日剛好是多云天氣,氣溫又不是特別高,是近期移栽的最佳時間。
“包扎”白皮松根部土球用掉千米長草繩
為了讓“秦魂”能如期移栽至山西,確保7月7日的紀念緬懷活動正常進行,專家們7月2日就到達苗圃進行移栽前的準備工作:去掉白皮松根部覆蓋的表層土壤,讓下層土壤水分揮發,降低土壤濕度,這樣是為了使根部土壤不至于太過濕潤而松散。
3日上午7時30分,白皮松根部土球經過近24小時的晾曬后已經達到適宜移栽的濕度,苗圃工作人員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“包扎”樹根。首先在樹根周圍挖開一部分,將根部土球修成上大下小的球型,包扎時先用草繩給土球“打腰帶”,再用雙股草繩從樹的根莖部到底層繞圈包扎。
由于這棵白皮松有特殊的紀念意義,樹形要保持飽滿完好,樹干要挺拔,不能像其他樹種那樣剪掉枝葉以減少水分蒸發。為了保護白皮松的根系,移栽時土球要大,直徑應該達到1.5米,“包扎就像織毛衣時團毛線一樣,并且要把整個根部土球裹嚴實?!瘪R延康說。據了解,包扎這個大家伙共使用10卷草繩,長達1000米。
為保白皮松旅途“舒適”樹冠到樹根被“全副武裝”
3日上午11時,“秦魂”被一輛25噸位的長臂吊車吊離它生長多年的土地,從7米的高空越過苗圃中陪伴它生長的其他樹木的樹梢,開啟了它的新旅程。為了確保白皮松在路途中保證樹木形狀完整和水分充足,專家們對白皮松進行了一個“從頭到腳”的固定和包裝。馬延康說,“樹在車廂中斜放固定,樹根在車頭,樹梢在車尾。在裝車之前,我們從苗圃取了20袋‘家鄉土’,其中18袋在車廂后門堆起來,將樹梢的前部放在土袋上,不讓樹枝和針葉受損,剩下兩袋土固定根部土球,保證土球在運輸過程中不破裂。對樹冠噴抗蒸騰劑,葉面要噴灑抑蒸劑,減少水分蒸發?!?/p>
如此精細的操作還僅僅是它出發前的第一步,接著工作人員需要用棉被覆蓋樹根,防止風吹土球失水,再用彩條布將樹冠包裹起來,防陽光光照從而避免運輸過程中水分損失。兩頭包裹好后,再用麻繩將樹和車廂固定。
據介紹,“秦魂”已經有13到14年的樹齡,屬于大樹。而大樹有些讓人頭痛的特點:一是樹齡高,細胞再生能力差,樹體活力低;二是樹體高,水養分難以輸送到樹的頂部。在運輸過程中要盡快到達目的地,在路上不能耽擱,時間越短越好。耽擱時間容易導致水分流失,影響成活。但車速也不能太快,車速太快導致車內風速過高容易吹干樹根水分。
從陜帶去的20袋“家鄉土”能幫助白皮松“立足”
由于場地原因,5.8米的箱式卡車無法直接進入紀念館,“秦魂”進入山西垣曲縣后還需要進行倒運。不久之前山西的植物專家已經做好了準備,中條山抗戰紀念館的樹坑已經挖好,坑深1.5米,坑徑2.5米,“栽種之前我們還需要用殺菌劑對根部切斷部分進行處理,防止根部腐爛。還要噴生根劑,促使早生新根?!瘪R延康說。
因為當地的土壤里多石塊和沙礫,在專家的建議下,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先從外面運來部分“客土”(客土是指非當地原生的、由別處移來用于置換原生土的外地土壤,通常是指質地好的壤土)?,F在,20袋從陜西帶來的“家鄉土”就顯得十分重要,將這20袋熟土與當地土壤混合之后才能進行填土,因白皮松長期在這種土壤生長,適應這種土質,其次家鄉土中的微生物也會在混合時進入新的土壤。栽種后,還要給樹搭支架、搭遮陽棚、噴打營養液等。
目前,通過重重考驗的“秦魂”已在中條山紀念館落戶,它承載著陜西鄉黨對抗日先烈們的懷念之情,將屹立在中條山代表陜西人守護烈士們的英魂。
據介紹,“秦魂”從開始挖掘到移栽成功共經歷近72小時?!斑@種破季跨省移栽可以說是植物園建園近60年來的第一例?!瘪R延康說。